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对应如今的两个小时,那么这十二个时辰是哪十二个呢,又分别对应现在的几点到几点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黄历中的子时指的是当天的23:00到第二天的00:59。
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太阳出现的规律和天色的变化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每一个时辰对应现在的两个小时。《新唐书·历表》中明确指出:“古历分日,起于子半”,以子时的中点,即现今零时(24时),为一日之始。
十二时辰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也称十二时辰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十二时辰对应的时间如下:
子时——23:00-00:59
丑时——01:00-02:59
寅时——03:00-04:59
卯时——05:00-06:59
辰时——07:00-08:59
巳时——09:00-10:59
午时——11:00-12:59
未时——13:00-14:59
申时——15:00-16:59
酉时——17:00-18:59
戌时——19:00-20:59
亥时——21:00-22:59
以上就是黄历时辰的介绍了,想了解更多黄历内容的话,可以看看下方的相关文章哦。